Search


Iris Tsai~
福島事件事發兩年,我曾像大多數人一樣,以為危機早已過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Iris Tsai~
福島事件事發兩年,我曾像大多數人一樣,以為危機早已過去,造成的經濟社會動盪也逐漸彌平。怎知參加了兩天的<福島核能事件對健康及環境的影響>座談會後,我才瞭解,
危險仍在,傷害仍在加深,也深深的體認到核能發電所背負的重大威脅。
第一,福島事件恐怖的不是新聞上播出驚心動魄的爆炸,而是核電廠裡頭存放的放射性物質。當初因為地震海嘯,核電廠沒有電源無法降溫的問題,儲存槽溶解,放射性物質漏出。但核汙染這不像油汙染海洋,派幾艘船去清理清理就能去除的,放射性物質漏出就是漏出了!日本政府雖然極力隱藏也無法改變事實,日本的生態環境已遭汙染。當時的放射性物質從空氣中漏出,早已汙染了日本的土地及海洋。參加的學者gunderson提出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結果,東京的土壤,市區的土壤,小孩大人踩在上面的土壤,居然達到了美過當作radioactive waste (放射性廢料)的數值。在美國加州,也驗出了含有“celsium37" 只有核災發生才會有的放射性物質,證明核汙染已經經由海洋擴散開來。雖然現在我們沒有發覺,但這些物質卻慢慢累積在人類身體體內,對於孕婦及小孩造成無法挽救的迫害。
第二,最危險的核廢料仍然處在原地!因為沒有人再提到,並不代表核廢料已經消失。目前最危險的核廢料仍然在等待處理,日本政府預估還要花幾年的時間才能將它們移轉”繼續儲存“在比較安全的地方。如果現在再有一次地震,在有一次海嘯,下次核災將會更為嚴重。

在核能發電短暫的歷史中,三個核能發展先進的國家,美國、俄國、日本都發生了核災,我們還能相信所謂的安全核電嗎?
一開場,日本前任首相的影片就道出了大家極力想逃避的事實,“這個世界上,沒有百分之百絕對安全的核電廠。“
光是這點,我們就得提心吊膽的過有核電廠的每一天。一旦發生核災,不論在何處,是全球人類,其他生物,世世代代必須共同承擔的。
研討會的內容涵蓋很多,而最重要的take away只有兩個:
不光是台灣,無論美日,核電廠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危險。這不是建造電廠的設計缺失,而是人類永遠無法改善修正的漏洞。
至今在所有國家,高輻射性的核廢料除了儲存以外沒有別的處理辦法,而我們沒辦法保證在放射性物質慢慢消減的的”幾百年間“都可以”安全“的保存核廢料。
放射性物質已經證實對人類有巨大的負面影響。很多是我們肉眼無法所見的!它們會經由空氣,水,土壤,累積在我們的自然生物系統裡頭,對人類,其他生物造成”世世代代“永久的影響。放射性物質跟一般我們新聞報紙上所看到的”毒“相差甚遠,不是去醫院治療吃藥就可以排除的!而且因為核能發展時間還不夠長遠,有很多負面影響,例如癌症、變異等等,是我們還尚待研究瞭解的。這些副作用的出現有些要等到幾十年,現在沒有徵兆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。

這場研究會邀請到了各方代表性人士,有研究輻射問題的學者,福島事件事發後自組的調查會代表,對車諾比核災專精的俄國教授,烏克蘭來的研究專家,十幾個講者對核能問題都十分專精,更重要的是,他們警告我們,如果有任何一個萬一,對我們自身,小孩,地球上的動植物,將會是個無法忍受的災厄。
很多人或許認為歐美國家,甚至是日本,都應該對核能問題甚為專精,或者說十分有把握。但大多數的抉擇是由政治人物所決定,而他們對核能背後的威脅多半一知半解,或者全盤無知。每個核電廠背後的利益糾結問題我們不想多談,但應當讓所有人類瞭解到在享受當下核能所帶來的好處同時,後面隱藏的潛在危險有多大。

就台灣的核電廠而言,它的背景跟發生核災的電廠太相似,同樣由GE設計,同樣坐落於斷層帶上,幾乎全部核廢料同樣儲存在發電廠(對!並不在蘭嶼)。
台灣的人民,我們是要錢還是要命?何況核電廠也並不便宜,除了投資成本高,除役代價大,一旦發生災害,我們不僅沒錢,也沒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歡迎爸爸叔叔阿姨小朋友都一起加入監督核電廠的行列喔!
我們是一群關心孩子未來的媽媽們,要求:1. 台電公開所有真實狀況與數據,接受社會監督。2. 凡有危險疑慮之核電廠皆不應運作,包括核四廠。3. 檢討並研擬新能源政策。4. 妥善處理核廢。
View all posts